看診這麼多年,不少家長會在門診問我:
「我的小孩發燒好多天了,看兒童感染科是對的嗎?」
「我的小孩咳一個多月了,最近痰變濃稠,愈咳愈厲害,是看感染科門診嗎?」
「我的小孩嘴巴好像有破洞?我想知道是不是腸病毒感染,看感染科對嗎?」
「我的小孩要打疫苗,我想了解更多預防接種細節,也是看感染科嗎?」
通常,我都會先微笑,並緩緩地說出:「是的,您的小孩看兒童感染科沒錯!」許多家長聽到回答會嚇了一跳,並驚訝地說:「為什麼發燒的可以看、沒發燒的也可以看?有生病的可以看、甚至沒生病的小孩也能看門診呢?」
到底「兒童感染科門診」真的有這麼神奇?幾乎小朋友各種狀況都能看嗎?今天就讓我們一一來揭曉這些問題的答案吧!
「我的小孩發燒好多天了…」
在回答這個問題前,先要釐清什麼是「發燒」?發燒是指身體中心體溫(通常是耳溫或肛溫)超過 38℃,即稱為發燒。在排除體溫調控不良(通常是腦部有病變)或散熱不佳的因素後,兒童發燒絕大部分與感染有關。舉凡最常見的感冒(上呼吸道感染)、中耳炎、鼻竇炎、肺炎、腸胃炎、泌尿道感染,到複雜的腦膜炎、腦炎、骨髓炎、化膿性關節炎…等,皆是屬於感染症的範籌。在正常的兒童族群,若發燒時的精神、食慾、活動力還不錯,通常是病毒性感染,在細心照護下,大部分都可以自行痊癒。但若家中小孩出現以下狀況,則需立即就醫:
1. 特殊對象:年齡小於三個月的嬰兒、具先天性大疾病、或免疫力低下兒童。
2. 極度異常體溫:發燒大於 40.5℃、或體溫低於 35℃。
3. 異常發燒型態:持續高燒大於三天、高燒伴隨劇烈畏寒、原本退燒後又再度出現更劇烈高燒。
4. 整體狀況改變:尿量大幅減少、食慾、活力不佳、意識改變、持續昏睡、躁動不安、劇烈頭痛、持續嘔吐、局部麻痺、肌抽躍、抽搐、咳痰有膿痰或血絲、劇烈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、心跳太快、皮膚出現紫斑…等。
若以上任何一個症狀出現,請不要忽視這回小朋友的生病不適,因為這些症狀背後,有可能隱藏著嚴重的感染性疾病!請儘速就醫!
許多家長會問我:「醫師,危險症狀太多了!我記不住…」沒關係!那就請記得以下關鍵字:「年紀太小、劇烈高燒、發燒太久」+「精神、食慾、活力不佳」,或是「小孩看起來跟平常不一樣!」,最後這句話是最重要的,因為家長的觀察通常是最準確的!這時候,如果您真的無法判小朋友到底怎麼了,信任熟知各種感染疾病的醫師,應該能給您與您的小孩不少幫助!
「我的小孩咳好久了…」
還記得一句俚語:「醫生驚治咳,土水驚抓漏,總鋪驚吃兜!」為什麼醫師怕治療久咳不癒的病人呢?其實原因很簡單,就是因為「原因太複雜!」
首先,我們先來定義「久咳不癒」:咳嗽超過三星期以上,即稱為「慢性咳嗽」。這時候請不要再想感冒這件事了,因為單純的感冒根本不會咳這麼久!
在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咳嗽原因如下:
1. 感染性疾病:慢性咳嗽通常由下呼吸道感染所引起,必需考慮支氣管炎或肺炎。有些特殊的病毒感染會引起久咳不癒,例如腺病毒,病毒感染大多仍是症狀治療為主。特殊的細菌:黴漿菌需要特殊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(Macrolides) 治療,台灣目前發現約有三成的病人對此抗生素具抗藥性,若治療效果不佳,需投與它類抗生素才能治癒。其它例如百日咳與肺結核,除了疾病診斷與治療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度外,亦有防疫與公共衛生政策的考量,不可輕忽!
2. 過敏性疾病:常見的例如氣管過敏與氣喘,這是因為支氣管對於某些刺激反應過度敏感,而導致支氣管收縮與分泌物增加的現象,通常在半夜或清晨咳得最厲害,嚴重時可聽見喘鳴聲或呼吸困難。另外也很常見的是過敏性鼻炎,鼻子過敏的病人常會出現鼻涕倒流,因而刺激喉嚨黏膜而出現咳嗽反應,需仔細辨別診斷。
3. 腸胃道疾病:例如胃食道逆流,是指連接食道與胃的括約肌—賁門功能不佳或關閉不全,導至胃的內容物會逆流到食道,甚至上溢到喉嚨或吸入氣管,而引發咳嗽反應、或劇烈咳嗽,躺下時症狀會更嚴重。症狀輕微者可經由飲食習慣調整,如不暴飲暴食、睡前不吃宵夜、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。嚴重者則需安排 24 小時食道胃酸檢測或是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,少數病人需手術才能治癒。
4. 神經性疾病:例如妥瑞氏症,好發於 5-8 歲,男孩居多,可能出現眨眼、歪嘴、搖頭、久咳、發怪聲等行為。其中,臉部或頭頸部的不自主動作,稱為非自主性抽動 (tics),而喉嚨所發出的怪聲或乾咳聲,則稱為非自主性發聲 (vocal tics)。當十八歲以下的小孩,同時具有「非自主性抽動」與「非自主性發聲」行為,持續長達一年,即要小心可能是妥瑞氏症,建議至兒童神經科就診。
5. 其它特殊情況:這裡通常是很罕見的狀況,例如:肺臟或氣管有結構性的異常、異物吸入…等。
經由以上說明,相信家長就能了解久咳不癒需考慮的原因很多,各項疾病皆有其臨床特色,其中,感染症、過敏性與腸胃道疾病是最常見的原因,因此不可大意!
「我的小孩得了腸病毒嗎?」
腸病毒是屬於小核醣核酸病毒科 (Picornaviridae),是一群病毒的總稱。既然是病毒感染,當然可以看兒童感染科囉!這裡也要順道澄清腸病毒常見的三大迷思!
「腸病毒不是腸胃炎!」那為什麼叫腸病毒?主要是早期發現這一類的病毒,在感染人體後,會最先到腸胃道的上皮細胞,之後進行複製繁殖,所以稱為腸病毒,主要症狀為發燒、口腔潰瘍與皮疹…等。因此與「腸胃炎病毒」,例如諾羅病毒、輪狀病毒…等,所引起嘔吐、腹瀉為主要症狀有所不同!
「酒精殺不死腸病毒!」腸病毒因為沒有脂質外套膜,所以酒精沒有辦法殺死它。因此要多鼓勵家長勤勞地幫小朋友用肥皂洗手吧!另外,如果要用漂白水作家中環境消毒清潔,記得要選「含氯」漂白水依比例(0.05%)稀釋才有效喔!
「腸病毒沒有特效藥!」這句話相信會讓許多家長大失所望,但這的確是醫療現況,腸病毒的治療目前主要是支持性療法。所以,當每年4-9月台灣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時,我總會不厭其煩地教導家長「避免出入密閉與擁擠的公共場所、確實做好個人衛生防護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以提高免疫力」的預防法則。若家中小孩得到腸病毒就要密切注意「持續昏睡、持續嘔吐、局部無力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、肌躍型抽搐」等腸病毒重症前驅徵兆,只要以上任何一個症狀出現,就要「立刻」到大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腸病毒重症黃金治療時機!
「我的小孩想打疫苗…」
預防接種是每一位兒科醫師皆需具備的基本工夫,為什麼是基本工夫呢?就是因為它很重要!自從世界上第一支疫苗—「牛痘疫苗」由金納博士於十八世紀發明出來後,這二百多年來,疫苗已成功消滅或大幅降低許多嚴重感染症的發生率!那為什麼說「兒童感染科」對於疫苗會更專精呢?因為每位兒童感染科醫師,從訓練與取得專業證照、甚至臨床執業的過程中,疫苗學的訓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,因此對於各種疫苗從研發、臨床應用與效果、接種反應與特性…等,會更加熟悉。所以,如果您對於預防接種想了解更多的細節、或是家中小孩曾錯過接種時間,需重新計算疫苗接種時程、或是各種特殊情況有獨特的疫苗接種需求,來找兒童感染科就對了!
以上的問題,皆是看診過程中,家長常會有的疑問。希望經由以上的說明,讓家長們對於兒童感染科有更進一步的了解,也希望能有機會為您家中的小孩提供實質上的助益!
撰稿/兒童感染科 顏廷聿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