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要不要看醫生?答案是當然要。醫師的價值就在於在 100 個很平凡的病 例中,分析出 1∼2 個可疑的、需要積極治療的病例,保障大家的健康。所以,一個正確的診斷很重要。即使是咳嗽、流鼻水的感冒症狀,兒科醫師也要特別注意有無併發症, 有沒有細菌的感染,例如中耳炎。流感是很可怕的呼吸道感染,它和感冒是不一樣的。大家常覺得老人、小孩和有合併潛在疾病的人才會得到流感重症,這並不正確。例如台灣曾有一位 22 歲健康男性,感冒症狀 2 星期而未就醫,最後送到醫院,一天就呼吸衰竭死亡。培養的結果是 B 型流感,因為合併細菌性肺炎而致死,這就是一般民眾輕忽流感的後果。
可以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分 A 型和 B 型。屬 RNA 病毒,容易突變。流感病毒因為有 8 段基因節段,也可能發生基因重組(gene reassortment)。近代發現的禽流感 19H 與 N 基因種類一直在增加,目前為止至少有 18 個 H 段和 11 個 N 段,而人類在 20 世紀後只有 3 種 H 段和 2 種 N 段。所以禽流感是流感病毒突變的資料庫,禽流感的基因如果進入人流感病毒,很有可能就是大突變的流感病毒。不過到目前為止只有 2009 年 1 個小規模的突變,沒有造成像 20 世紀一樣幾千萬人死亡的大流行。
流感的臨床潛伏期為半天到 4 天,屬於飛沫傳染,接觸傳染。簡單的說如何診斷流感?其實只要你認為他是重感冒,那就是流感。流感的症狀:有嚴重的呼吸道症狀, 合併全身症狀,如寒顫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關節痛、倦怠、食慾不振、眼睛發紅、聲音沙啞、使成人喪失工作能力。不過,兒童的重感冒種類太多了,例如 Epstein-Barr virus,enterovirus,adenovirus或mycoplasma 等,隨便都可以燒一個星期。所以要判斷流感,就要詢問家屬家中有無其他人發燒或生病。如果有,那就可能是流感,有無群聚感染是兒童流感診斷的一個參考。
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非常多,比新聞媒體每年大幅報導的腸病毒還多,所以絕對不要輕忽流感。呼吸道感染的病人,常有家屬詢問何時要回診,何時要轉醫院。只要看到下面這些症狀,就有可能是流感重症,就是要回診或去醫院了。1. 呼吸急促(運動中或是休息狀態時)2. 呼吸困難 3. 嘴唇手指發黑(發紺缺氧)4. 血痰 5. 胸痛 6. 意識改變 7. 兒童:包括呆滯、難以喚醒、不想或無法玩耍。當中最重要的是呼吸急促,必須是在平靜的時候,就必須去急診,因為有時是肺炎,有時是心肌炎。精神很好並不代表沒有細菌感染的併發症,而在 2009 年流行時特別加上兒童的一些非特異症狀。
根據 2015∼2016 流感併發重症與死亡病例統計。我們,顯示可以發現流感重症病患大部分都有潛在疾病,特別是糖尿病,其次是心血管疾病、腎臟病等等。在兒科最重要的還是 neuromuscular diseases。像腦性麻痺的病童,一得到流感通常都需要住院。在台灣的調查中,懷孕和肥胖的比例是偏低的。不過因為在疾管署通報流感的表單中並沒有特別針對這兩項去調查,因此應該是有低估的情況。在 2009 年流感(H1N1)大流行時,重症的年齡分布,大約就是年齡的 2 個極端,兒童和老人比較多。如果流感病毒發生 antigenic shift 造成大流行時,兒童期的重症與死亡高峰會特別明顯。
疾管署一直備有可以滿足台灣 15%人口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,其中 3/4 是克流感,1/4 是瑞樂莎。2009 年的流行後發現 BMI 高的人,死亡率也高。所以今年流感疫苗也加入 BMI 高的適應症。
如何預防流感?一般人對感冒有誤解, 認為是衣服穿太少而造成的。在實證醫學中並沒有因為穿得少而感冒的論證,所以預防感冒應該是宣導注射流感疫苗。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約 50-95%,所以打了流感疫苗後又得了流感並非很少見,這跟個人體質有關。例如老人的保護力大約 50-60%,因此接觸到流感病毒後還是有 40-50% 的機率會發病。但至少發病的症狀會比較輕微,比較不會造成重症或死亡。如果是中壯年打了可能就是 90% 的保護力。打完流感疫苗的副作用最多就是注射部位腫痛,不太會發燒,其發生率幾乎是零。打完流感後隔天發燒,最好判斷一下是不是正好生病了。流感疫苗對孕婦而言也是安全的。
流感疫苗可以保護多久?其實要看很多因素而定,例如年齡,個人體質等,不能一概而論。如果是 65 歲以上的人,可能打完 120 天,疫苗的保護效益就是零了,可是如果是年輕力壯的人,可能可以維持 2-3 年。它的保護效益會下降,但不會在 6 個月就降到零。
注射流感疫苗的禁忌和注意事項有什麼呢?禁忌主要就是對雞蛋過敏。至於未滿六個月,打了疫苗不會有持續性抗體反應,所以不建議接種,並非安全性的問題。注射流感疫苗後,有百萬分之一的機會發生 Guillain-Barré syndrome,這還是跟個人體質有關。目前的建議和美國一樣,如果之前注射疫苗後 6 週內發生 Guillain-Barré syndrome,那可以考慮不必再接種流感疫苗。
公費流感的接種率,就之前的統計中,醫事人員可能因為醫院評鑑的壓力,所以接種率較高。至於 6 個月至 3 歲、3 歲至 6 歲和 65 歲以上的接種率仍有待加強。流感疫苗對所有人都有價值,尤其對國家重要的人。例如職業選手、奧運選手和國家元首政要應該施打,才能避免危及國家利益。
國外建議的疫苗在台灣是否有效?台灣 1997-2004 年間的綜合統計,流行株與疫苗株的吻合率,H3N2 為 82%,H1N1 為 53%,B 型即為 47%,吻合率確實有差。專家者認為台灣又和大陸很近,大陸出現的突變流感病毒很快進入台灣,來不及用疫苗預防。但是在大陸環境容易發生的是 antigenic shift, 這與其人類動物雜居的環境有關。不過在世界各地每 2-3 年出現季節性流感突變是屬於 antigenic drift,和人畜混居的環境無關。所以季節性流感的突變不一定出現在大陸,世界各地都有可能出現。而且現在航空運輸發達,出現 1 個突變的流感病毒,全世界馬上會受到影響。像 2009 年大流行 H1N1 流感病毒從美國加州和墨西哥開始,1 年內就席捲全球。根據台灣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後的統計,證實接種 WHO 建議的流感疫苗是有用的且綜合分析發現,流感疫苗就算不完全吻合流行株,還是會有交叉保護的效力。
在 2009 年的大流行後,台灣建議孕婦都應該要施打流感疫苗。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為了避免身體對胎兒產生排斥,會自動調整成 immune deficiency 的狀態,因此孕婦愈到懷孕後期,一旦得到流感,重症的比例就會愈高。到了第 3 孕期,住院率甚至是一般人的 10 倍,而且對胎兒也有影響。胎兒會有 3-4 倍早產的機率。在 2009-2010 台灣疫苗傷害救濟申訴與健保資料,在有接種 H1N1 大流行流感疫苗的 14474 名孕婦中,自然流產發生率為 2.3%(95%CI,1.4-3.8%), 而未接種疫苗的孕婦,其自然流產發生率為 12.8%(95%CI,12.8-12.9%)。因為流感病毒突變越大的時候,病毒對胎兒的傷害也愈大,所以 2009 年自然流產發生率會上升。反之,打了疫苗的孕婦,自然流產發生率會下降。疫苗接種的包覆策略( Cocooning immunization strategy):”愛他就要打它”。因為六個月以下嬰兒不建議接種流感疫苗,所以嬰幼兒的照顧者,家中照顧者和社區及健康照顧者都建議接種疫苗,以產生群體免疫力。
在台灣大家還是會質疑疫苗的安全性,怕它的副作用。老年人不打流感疫苗最常見原因就是怕副作用,造成了輕忽流感,而可能導致死亡。流感疫苗是非活性疫苗,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副作用,很多副作用都是被誇大的。一個 2004 年針對全台灣醫護人員的問卷調查,發現最多副作用是局部痠痛(42%),其他的全身反應有倦怠、全身痠痛、頭痛及發燒(<1%)。
真正流感疫苗造成的安全性問題,主要有兩個,一個是 Guillain-Barré syndrome, 估計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,造成的原因不明。不同廠牌,不同批號,有的會,有的又不會。加拿大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常規接種流感疫苗之後,Guillain-Barré syndrome 的發生率反而減少。原因可能是因為流感本身就會造成 Guillain-Barré syndrome,所以看起來整體 Guillain-Barré syndrome 的發生率還是下降了。第二個是立即性過敏(anaphylaxis), 發生率每百萬劑 0.65-1.53 次。幾乎所有疫苗都有可能會發生,所以疫苗提供者須備有緊急醫療處置措施,而且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後,必須於原醫療站休息至少 30 分鐘。
由 2009 年的資料可以知道,打流感疫苗是非常有效的。台灣在 2009 年打了 600 萬劑的流感疫苗,很多人將疫苗接種後 1 天、2 天或很多天之後發生的病痛都歸因於疫苗,這是反科學的社會現象。其實那些事件很多是「暈針」,做所有的檢查都正常。之後去回顧健保資料庫,打針和沒有打針的群體,各種疾病的發生率並沒有特別差異,所以疫苗是安全的。
今年流感的疫情並沒有太大的變化,70% 還是 H1N1,並沒有突變。不一樣的是 50 到 65 歲以上的死亡率特別上升。為什麼呢?一個流感大流行的突變出現後,都會造成數波的流行。因為它不會從地球消失, 所以沒有免疫力的人終究會得到。像今年的 H1N1,第一波是在 2009 年,第二波是在2011 年,而且 2011 年死亡的人數其實更多, 今年大概是第五波。在 2009 年時,就是 50 到 65 歲這個年齡層的疫苗接種率最低而不到 5%。這個事例再度告訴我們,流感疫苗對於人類健康的重要效益。
感謝李秉穎醫師同意使用,文章轉載自杏林醫田雜誌
講稿/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小兒部 李秉穎 醫師
撰稿/忠勇診所 林筱珍 醫師